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张霞昌:全球纸电池之父的科技创新

2016/7/27 10:28:11      点击:

      近年来,新北区注重开放创新,内生动力显著提升。自2012年起,全区就把科研载体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。经过精心培育,一批科研平台实现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。

  【一则故事】

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:新技术,新人才,带来科技创新“加速度”

  在演示沙盘上,将一张厚度不足1毫米、形似名片的薄卡片贴在运输物上,当运输车经过模拟轨道的读卡器区域时,薄卡片所经过区域的温度变化便清晰地显示在沙盘上方的显示屏上。这张名为“冷链温度标签”的新玩意儿,是新北区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孵化企业的最新成果之一。

  除了冷链温度标签,在研究院展览室的展示墙上,还有各种既新奇又实用的东西:可穿戴柔性心电贴、智能温度贴、光伏电池、烟酒防伪标签等,它们都源自一项国际前沿的新兴技术——印刷电子。

  2013年,在市、区两级的高度重视下,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,成为常州市和新北区实施科技创新的又一张新名片。

  “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,可以说,是全国乃至全球首家印刷电子全产业链的集聚地。”张霞昌,研究院首任院长,被誉为“全球柔性纸电池之父”,曾荣膺凤凰卫视“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”(与杨振宁同台领奖),并入选国家第十批“千人计划”专家。正是他,带领着一个极富创新精神的团队,来到常州市新北区,开辟了一个科研创新的新领域。

  张霞昌告诉记者,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的初期目标是推进6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其中,“中国印刷电子行业公共服务平台”由研究院和工信部共建,目前已处于验收阶段。“这6大平台完成后,对产业链、园区会有非常巨大的影响。”

  人才“引进来”,技术“走出去”。

  仅仅两年时间,研究院就打开了国际市场,许多国外企业来到新北区寻求合作。“目前已经有3家企业在园区落户,还有2家英国企业准备注册。”研究院的落地,也吸引了更多的业内组织机构前来接洽,促进整个研究院的技术产业化。

  今年底,位于新龙国际商务城的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新楼将正式启用,其中的一条高精科技生产线备受瞩目。“这条和德国共同研发的生产线,投入几千万元,今后的产值,将达到几十亿元人民币。”

  张霞昌介绍,目前,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还参与了印刷电子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,“今年,我们会参加全球性的印刷电子标准会议,下一次,我们将和工信部、标委会一块努力,争取能放到中国、放到常州来举办。”

 

  【一组数据】

  引进9大研发载体,打造科技创新高地

  过去五年,新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在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同时,开启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征程。2015年,全区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.8%,比2010年提高了0.42个百分点;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.71件,是2010年的5倍。

  5年来,持续引进浙大工研院、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、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(南方)等9家重大载体,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、国家级孵化器5家,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68家,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2家,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、发达国家院士5名,引育国家“千人计划”、“万人计划”专家90名,入选省“双创团队”3个、“双创人才”39名。

  【一幅蓝图】

  建设成国内一流自主创新示范区

  未来,新北区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自主创新示范区。

  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目标,强化核心载体功能,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实施创新激励政策,搭建创新合作平台,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各类科技资源,全面推进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,促进区域协同创新,争做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排头兵。

  到2020年,再引育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00名以上;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80家,新增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10家以上,市级以上孵化器、加速器总数达到30家以上。